不是所有的棉花都叫新疆棉 | 南疆风物志④
编者按:12月16-17日,“疆品南下粤品北上”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走进大湾区系列活动将在广州海心沙举行,都叫一场疆味盛宴即将开启。新疆南方农村报特别推出南疆风物志,疆风通过一件件地道风物,物志领略大美南疆丰饶,见证粤新山海情深。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地区。
进入中国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由中亚传入新疆。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其中新疆是最主要的棉产区,棉产量占国内总产量近9成,集中在南疆的阿克苏、巴音郭楞和喀什等地。
棉花喜热、喜光,忌低温霜冻和阴雨渍涝,适合在土壤水分充足且大气比较干燥的环境中生长。
新疆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日照时数在2600-3300小时,日照充足。
盆地众多,能满足棉花生长的热量需要,昼夜温差大(12-16℃),极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棉纤维的生长。
新疆众多的高山提供着稳定的冰雪融水,为棉花灌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新疆出产的棉花拥有花絮色白、纤维柔长、强度较高等优势。
特别是新疆长绒棉,起热快,保暖性强,其弹力、柔软度、光泽度、亲肤度、透气性均超过普通棉花,誉为“棉中极品”。
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新疆棉花的高品质和高产量,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
新疆在棉花种植、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方面不断引进新的科技和技术,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新疆还大力推广有机棉花种植,采用无农药、无化肥的种植方式,保证了棉花的质量和健康。
作为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1993年以来,全疆棉花面积、单产、总产、质量、调出量都保持全国第一。
除了棉花作物的生产外,新疆还在积极地延长棉花的产业链。
当前,新疆已经形成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纺织服装出口基地。
纺织规模已达2000余万锭,纺织就业工人100余万人,2022年全疆棉花及纺织品服装全产业链产值超2000亿元,棉花就地转化率33%,棉产区65%以上的家庭收入来自棉花,吸纳100万人就业。
棉花成为新疆地区名副其实的“白色黄金”。
【设计】曾梓毅
【来源】南方农村报
- ·罕见!20只珍稀鸟类勺嘴鹬同时现身广东湛江
- ·闻“汛”而动!梅州公路人“战”在抢险保通一线
- ·新视界丨24小时战洪峰
- ·“汛”速行动 精准发力!梅州大埔(丰顺)海事处奋战防洪一线
- ·重要提醒!清明假期这样避开拥堵高峰→
- ·来选号呀!梅州将在9月25日投放一批小型汽车号牌
- ·“家门口”看名医!梅城这场义诊活动暖心又给力
- ·企业员工走进市戒毒所,“零距离”接受禁毒警示教育
- ·聚焦七大发力点!广东2025年绿美生态建树这样干
- ·包装盒不超过三层、不配备刀叉…今年中秋月饼包装有“新标”,你发现了吗?
- ·兴宁梅县梅江大埔防汛应急响应调整至III级
- ·梅州福彩开展“广东公益福彩进社区”活动
- ·强对流天气周末登场!广东人出行请注意|安全贴心话
- ·新视界丨甜蜜金秋,“柚”惑来袭
- ·梅州游泳运动员,首次亮相全国赛场!
- ·期待您的参与!“梅州市博爱暖万家”集中募捐活动将于9月7日开启
- ·清明假期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12.9万人次,同比增长30%
- ·惊险!货车高速路上突发起火,紧急时刻他们赶到了...
- ·特巡特维保障防汛用电安全,梅州供电在行动!
- ·多样惠民活动 服务群众健康!梅州举办百场名医义诊暨健康科普进万家公益活动
- ·清明小长假,广州轨道交通运客2527.4万人次
- ·“我与秋天有个约定”梅州日报小记者秋季班丨赏非遗 探自然 学农耕 做小吃
- ·2023年度“法考”今日开考!梅州考区1084人报考
- ·新进展!梅龙高铁牵引供电系统正式进入供电设备安装阶段
- ·百万英才汇南粤|4月11日,江门市“十城百校”人才招聘专项行动首站走进北京
- ·注意!9月5日9时起,中国客家博物馆临时闭馆